Hello, people!
其实过去的两年,我一直暗自感到悲观。
从英语脱离主科地位,到英语的分数下降,到外国教材的严格审核,到2021年夏天的双减,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这不是英语老师的问题,而是英语这个符号的问题。
英语这个符号,代表是全球化、开放、交流。
如果更深的说,也代表在过去300年期间以英语为主的国家所建立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的总和。
这些符号都要被削弱。
就好像2021年,我和外国朋友解释老东家的股票从120美元跌到了2,整件事情当中新东方没做错任何事,但却要承担所有结果。
再之后,朋友圈上就都是鸡血一样的欢乐,看不见焦虑、看不见疑惑、看不见愤怒。可能有两个原因:
- 多年的灌输已经让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疑惑、如何愤怒,从而没有焦虑。
- 信息管理让焦虑、疑惑、愤怒的人迅速数位化社死。
目前我能看到了几个方向:
- 转“制”:这看似是一条非常安全的路。很多人用自身的性格灵动、个人实际收入、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换取了安全感。
- 转“黑”:即成为“地下辅导班”,因为英语辅导的需求一直存在,而且愈演愈烈,所以很多人把安全感转化为收入。
- 转“隐”:很多做得风生水起的老师们在今年出国了,既然惹不起,就先躲一阵子。
最后是转行:这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很多英语好的人群也是个人活动能力强的人群,比如说:教英语不赚钱,他们也可以去直播带货,他们也可以去做码农,他们也可以做高级保姆。
但我就想问问了: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总要牺牲点什么才能换来“安全感”?为什么总有一个东西能让我们觉得“不安全”?我们是否值得生活在一个不需要担惊受怕就能凭一技之长赚钱的环境下?
问这种问题,就代表我扯远了。
我觉得每个人的性格和成长历程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就刚刚讲过的第一条和第二条,我来说说两条路,怎么选?
- 请自测对“安全感”的渴望程度;以及对“金钱”的渴望程度。你更能忍受缺少哪个?
- 如果你无法离开安全感,就去考编吧。但你面对的将是高强度的工作时间、高封闭的工作环境、以及非常低的薪水,以及所谓的“结构性贫穷”。
- 如果你无法离开金钱,那就“转黑”。但你需要自己学者在自媒体上发展,自己做自己的老板,自己和学生打交道,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
PS:为什么公立学校老师容易堕入“结构性贫穷”?目前的课后服务体制,以及各种非教学相关的行政任务,锁定了老师的自由时间,当一个人没有自由时间时,也就堕入了结构性贫穷。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第二条路。
但请勿把我的选择当作你的指向标,我只能代表我自己。
我所在的教师社群中,很多老师其实都暗暗“转黑”了,而且最近的收入都不错,但他们也负担了很多职业风险,这个投入和回报成正比,道理也是一样的。
这种“转黑”的老师有以下几个特征:
- 个人英语水平不错,有自己拿手的课程,已经有固定的受众群。
- 肯努力花时间学习自媒体、学习小老师商学院的内容。
- 可以容纳不确定性、不安全感、没有鲜花掌声但有更多钞票的生活。
有这样几种人,是无法“转黑”的:
- 只要别人说“这件事不对”,他们马上就躲到角落里,不敢动了。
- 无法容忍不确定性,一想到下个月可能比这个月少赚100块,他们就觉得非常难过。
- 要求鲜花和掌声,以及合理性,需要权威的认可。
哎,今天就先写这么两笔,就当自说自话了。
Peace!